当然执行信息披露也有一定的透明度风险。线上开展不仅能提高运转效率,而且也便于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可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进行监督;线下推广对象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差,且容易受怂恿,此规定也大大减少了对中老年人的不当推广销售,各个平台对信息披露也存在一定的担忧,比如披露后泄漏机密商业信息的风险。
1、p2p理财有什么风险?
P2P网络理财平台经过一轮暴雷潮,目前在册还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在网贷之家统计的数据当中,截止2018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下降至1645家,相比6月减少218家。据统计,截止7月,提现困难的平台达到143家、跑路19家,经侦介入3家,停业转型53家,到7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已经达到4740家,P2P网贷平台累计数量达到6385家(含停业平台),但是P2P整体的行业走势始终还是在下行期,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已经丧失,P2P现在是一个被大家唾弃的行业,除了少部分头部平台以后,其他基本上没有安全性可言,风险性可以说是很高的,
上面这个图中可以看到,P2P行业的走势,从2017年8月以后,P2P行业一直在急剧下滑,而且整个行业面临着严监管,网络备案仍在继续,还有很多平台没有完成,将来面临的扔然会是重组、并购或者清退。在这个阶段选择P2P,显然是一个很冒失的行为,如果必须选择P2P,建议选择评分较高的头部平台,P2P还是在从事网络借贷,借贷关系无论是在线下还是在线上建立,尤其是一些信用标,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本身就要差一些,大部分满足不了银行门槛的客户群体才会退而求其次接受高利率的网贷,本身违约率就是非常高。
2、p2p平台的风险有哪些?
首先是信息披露风险,国家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规范了P2P线上贷款平台的相关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如果P2P平台敢于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就基本可以判断该机构愿意诚信经营。当然执行信息披露也有一定的透明度风险,首先,国内P2P平台的信息披露程度不均衡,这些不完全的信息披露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直接导致借贷双方无法做出更加综合全面的判断,也难以对P2P平台的公信力做出准确评估,这样的情况下无疑加剧了P2P这一模式的风险。
其次,各个平台对信息披露也存在一定的担忧,比如披露后泄漏机密商业信息的风险,其次是线下经营风险。各个平台逐渐整改平台运营模式,推动P2P业务从线下转线上,有效将线下财富管理公司与P2P划清界限,将业务推广从线下转线上,不断关闭线下门店,保留的线下门店也不再直接线下拉客户签合同,仅为业务进行信用信息采集、核实和贷后跟踪等风险管理工作。
线上开展不仅能提高运转效率,而且也便于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可利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进行监督;线下推广对象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差,且容易受怂恿,此规定也大大减少了对中老年人的不当推广销售,第三是反洗钱风险。国家规定P2P平台应当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但是未对各项制度具体要求做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