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第一节课上,第一次听到经济学教授说这句话时,如醍醐灌顶,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33岁写出不朽鸿著《经济学》,至今仍是商学院的首选经典经济学教材,《经济社会学》、《社会经济学》,就是这样诞生的。
1、经济学基本理论是什么?
谢谢邀请!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就是为争夺稀缺资源服务的,具体表现是通过技术革新,通过科学管理,通过降低成本,节源开流,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争夺权益的目的;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服务的,这是出发点,微观经济学,主要是为投资人服务的,也就是为资本家,工厂主,商业帝国服务的,如何投资,如何理财,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产权明晰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赢得更大利润的,
宏观经济学既要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又要兼顾就业,还要调控产业结构。国家的调控手段有法律的,政策性的,财政性的,货币政策,有时候也采取直接行政干预,所有这些都是稳定就业,适度保持无限扩大再生产的有序进行,防止大起大落为目的。过去的所有经济学都是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服务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无限扩大再生产结束,以精神生产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开启。
2、经济学的核心是什么?
我认为只有一句话:优化资源配置,在宏观经济学第一节课上,第一次听到经济学教授说这句话时,如醍醐灌顶。至今,可能是记住的他的唯一一句话,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它就是经济学存在的意义。经济学与其他大部分学科一样,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生存效率而存在的,土木工程提升建筑效率、控制学为了提升控制系统效率,等等。正是这些学科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了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最终量化体现在商业经济效率上,以人均GDP为主要衡量指数,
比如说,人均GDP5万美元,发展水平就要比人均GDP1万美元水平高。简言之,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就是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既有资源,提升社会生存发展水平。上面这位老先生,名叫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2009),经济学的天才,15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33岁写出不朽鸿著《经济学》,至今仍是商学院的首选经典经济学教材。
1970年,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但经济学通常也是被社会抨击比较多的学科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普通公众的生活产生了联系,从而引发了公众的各种情绪关注;另一方面,社会行为本身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能够100%通过数学推导论证,解决问题,经常失效。举例而言,传统上,经济学总是假设人是理性的,
但现实是,人的非理性行为非常普遍。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经常会违背经济规律来行事,因此,近些年,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联系,相当紧密,因为,我们不仅要理解社会基于理性的规律,还要理解人类不理性行为的规律,《经济社会学》、《社会经济学》,就是这样诞生的。其实,我们看到不少营销行为,利用的往往并非经济规律,而是人性弱点,或者人的不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