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融资担保机构分离式保函规范退出-工保网按照保函申请人和被保证人是否为同一人,银行保函可以分为非分离式保函和分离式保函两类。非分离式保函的保函申请人即被保证人,分离式保函的申请人与被保证人则为不同主体,分离式保证业务本质上是被担保人借用保函申请人的分离式额度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
1、什么是敞口式保函?什么是分离式保函?
分离式保函合规实践:非融资担保机构分离式保函规范退出-工保网按照保函申请人和被保证人是否为同一人,银行保函可以分为非分离式保函和分离式保函两类:非分离式保函的保函申请人即被保证人,分离式保函的申请人与被保证人则为不同主体。分离式保证业务本质上是被担保人借用保函申请人的分离式额度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如在分离式工程保函业务中,施工企业(被担保人)需先向银行合作的已获批分离式保证业务额度的担保机构(保函申请人)申请使用其在银行的分离式保证业务额度。
早在2008年底,建设银行便推出了分离式保证这一新型保证业务,作为拥有众多建筑行业客户的主办银行,建设银行针对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以施工企业分离式保函业务为切口逐步打开了市场。1、节支减负,分离式保函青出于蓝作为传统保函业务的创新形式,分离式保函业务能够有效解决被担保人的银行授信不足问题,并节约企业的贸易、借贷、履约和投标成本,
以工程保函为例。施工方在办理履约担保时,可以利用自身银行授信办理,或借用建设工程担保公司的分离式额度向银行申请开立履约保函,而根据施工方基本户开户银行政策,施工方需打入其担保金额的30%现金 70%综合授信额度;若引入建设工程担保公司,施工企业便只需要向建设工程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金额的2%左右的担保费用。
担保成本上的差异,决定了施工企业分离式保函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银行也能够发挥集中化业务受理、专业化风险管控等优势,切实服务于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分离式保函的出现,解决了中小企业获得授信困难、无法使用银行保函替代保证金等痛点问题,却也为银行业外部风险事件的出现埋下了隐患:由于保函申请人与被担保人分离,银行较难穿透审核被担保人的偿债能力和业务背景,可能面临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担保机构的操作规范性和履职尽责度,也影响着保函业务的操作风险,
2、非融资性分离式保函风险暗藏根据担保机构性质的不同,分离式保证业务可以分为面向融资性担保机构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分离式保函两种情况。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但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实际在为法人及自然人提供担保业务的机构,依据《非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管理指导意见》,非融资性担保业务范围包括诉讼保全担保、财产保全担保、工程担保等以及与担保有关的投融资咨询和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不同于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非融资性担保机构“一无主管部门、二无牌照管理”,加之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出现了短期逐利行为和违规经营现象,甚至涉及非法融资等“影子银行”业务,易引发金融风险,也容易扰乱正常金融秩序:一旦机构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将向正规金融体系传递,并可能引起突发性和区域性事件,
因此针对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离式保函业务,早在2013年,原银监会便出台《关于防范外部风险传染的通知》,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授信,实则为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离式保函业务按下了暂停键。随后2014年,原银监会等八部委还在联合发布的《关于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通知》中明确:专门经营工程履约担保、投标担保等业务的,应在名称中标明“非融资性担保”、“工程担保”或主要经营的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种类,
这则针对实务中一些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从事相关业务时未明确使用“分离式保函”名称的情况,进一步扼杀了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离式保函业务的反弹空间。3、分离式保函何去何从?而停办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离式保证业务并不意味着停办银行保函业务,银行仍可以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分离式保函业务,亦或以传统保证模式承接分离式保证业务需求,即对被保证人按照评级授信的有关规定办理普通保函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