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跌到20也没有什么关系的,国资是长期持有,并不在乎什么价格的涨跌的。股价涨了,管理人能得到什么,从分拆本身来看,不利有以下几点,具体地企业上市主要有以下利弊,科创板,门槛50万起,大多数散户是进不去的,但对于资本市场有一部分群体,50万的门槛几乎不影响,比如机构,基金,游资。
1、IPO常态化的定义是什么?对股市健康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让投资者感到困惑的事情,莫过于IPO并未因市场环境持续恶化而发生实质性的减缓,反而继续延续以往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就在8月3日,证监会再度核发了2家企业IPO,筹资总额不超过17亿元,近期IPO募资规模还是保持相对偏低的状态,甚至可以用低速发行来描述,但在市场投资信心非常疲软的背景下,却并未打破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常态化规律。
言下之意,即使市场环境持续恶化,仍未能够改变股市重融资的定位特征,或许股市继续向下调整,IPO一周一批次发行常态化现象仍会延续,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不仅仅给股票市场带来存量流动性分流的影响,而且紧随其后,可能仍引发源源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简而言之,只要高速IPO发行节奏不发生实质性的转变,限售股堰塞湖问题依旧持续上演,
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IPO堰塞湖泄洪的问题,而是限售股堰塞湖密集上演的风险,接连不断的减持潮、套现潮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影响还是不可小觑的。在时下的IPO新规模式下,股票市场本身捆绑着庞大的打新资金,而当股市新股赚钱效应骤减乃至消失,或新股IPO停发之际,庞大打新资金也可能会明显松动,并由此加剧市场的波动风险,进一步分流股票市场的存量流动性,
2、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对这个公司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得看是谁的公司,还有股权在谁手里了。国内公司大致上就分成了国资的和民营的,对于前者来说,股价的波动根本没什么影响,因为领导者美其名曰董事长,但实际控股的并不是他,他不过是一个代理管理人罢了,股价涨了,管理人能得到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股价跌了呢,也没什么关系,代理人考核看的也不是这个。股价涨跌又有什么关系呢?看看某些国资委控股企业的董事长曾经说过的话,在股价一落千丈的时候,他还被评了个最佳,被问及为什么股价如此不堪,大致说的意思是,我的工作只要国家认可就可以了,
300跌到20也没有什么关系的,国资是长期持有,并不在乎什么价格的涨跌的。第二种民营的,股权都在老板手里,这个又不一样了,上市前,很多小企业都是举债上市,原本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盈利在手里,可是非要上市觉得有面子有市值。那么要满足条件就比较麻烦了,比如并购重组啊,多年业绩啊,资产要求啊等等,好多人哪有那么多钱去完成,只能举债去做,看起来上市顿时身家几百亿,其实欠一屁股债。
于是上市民营的公司又变成了有钱和没钱的,说有钱的,前几天去一家上市公司想问问他们缺不缺钱,需不需要融资,人家很牛气的说,我们有8个亿银行理财,好吧,家族企业,不缺钱。但是大部分呢?现在都是举步维艰,本来就欠钱,银行又开始收紧不给借,能抵押的资产早就抵押完了,只能抵押一部分股权,股权质押了,股价下跌又不得不继续质押,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像辉山乳业那样,15分钟跌90%,大部分公司的大股东都得跳楼!多凄惨的日线,这些人是真心想维持股价,什么员工持股,股东增持,只是真没钱,大股东增持一万股几千股,逗你玩吗?股价跌下去,欠钱的大股东们就失去控制权,但是公司该怎么运作怎么运作,某只002的公司大股东到处借钱,股价一直跌,但是公司其实情况还不错,今年的情况相当好。
3、上市公司退市对他们自己有什么影响,除了不能再圈钱以外?
股票资产是一种虚拟的资产,只有卖出才能变为真实的财富,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一旦退市,股价就会暴跌,退出就十分困难,也就无法变现,财富也就灰飞烟灭,公司要上市,仅仅是为了融资几亿元十几亿元吗?不是的,而是上市以后的股权增值,原始股东持股从一元变为几元、十几元、几十元甚至几百元,财富瞬间以几何级数增加,一夜暴富也就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