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为什么会造假,想名利双收是问题的关键。首先,这个问题“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可能还需要澄清一下,通常情况下,HR能看出简历造假,都是基于两个最简单的维度,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弄虚作假,骗子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无孔不入,令人们防不胜防。
1、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为什么学术造假如此盛行?
首先,这个问题“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可能还需要澄清一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524名中国医生发表的107篇学术论文撤稿”,从道理上,撤稿的确不等同于作假,因为撤稿的原因可能包括无意中造成的数据错误。不过,最近一项由华中科技大学雷蕾教授发表在《科学与工程伦理》上的论文,的确表明,绝大多数中国作者的撤稿是因为学术不端,包括剽窃、伪造数据和伪造审稿人,
雷蕾教授这项研究系统梳理了WebofScience数据库,也就是科学文献索引(SCI)以及社会科学文献索引(SSCI)两大指数的基础,发现1997年到2016年,在中国作者所发表的280万篇论文中,一共有834篇被撤稿,其中有780篇可以明确查到撤稿原因。在这780篇论文中,由于数据错误等原因的撤稿占15%,而81%是由学术不端造成的,
从比例上说,查实的涉嫌学术作假的论文占了所有发表论文的万分之二,看起来不大,但学术是最讲究精确和严谨的。近千项研究作弊仍然令人触目惊心,何况查实的作假可能只占实际学术不端行为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学术造假如此盛行?有许多论者分析原因,包括学术评估体系对论文数量的病态依赖、以及造假的成本极低,换句话说,就是作假获得的职称晋升等好处很大,但被发现则受到的处罚轻微。
从上述的雷蕾教授的论文中,这一点可见一斑,这一研究甄别出24位中国屡犯者,每位作者平均被撤稿的此书超过5次,而这些撤稿的原因清一色都是因为学术不端。试想,如果对因为学术不端的撤稿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作者恐怕很难敢于再犯,甚至优于其学术岗位的丧失,可能已经没有再犯的条件,但如今有这么多重犯者,这足以说明,有关部门虽然声称对学术作假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但在实际上还是屡屡姑息,让作假者不怕多次铤而走险。
2、翟天临学位造假,究竟是为什么?
翟天临学位造假,为什么?没有真才实学,不诚信人品道德有问题呗!博士在社会上是稀缺的人才,演员中有此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有了一个标识度高的人设,让自己迅速红起来圈粉无数,顶着假博士才能到处招摇过市。窥斑见豹,冰山一角,学术造假恐怕不只他一个,也是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难道导师学校不知情吗?现在的社会,有太多人,什么官员、商业精英、演艺圈人士,能凭借权力、地位、财富而非学术能力获得高学历与学术上的光环,
3、为什么HR一眼就能看出造假简历?
难道HR都是开了“天眼”的吗?拿一份简历,眼睛这么一开一闭,就知道哪儿造假了,也太神了吧。这样的HR在哪?如果有,我相信各个大企业都想来一打!百分之九十九的HR是不可能一眼,注意是一眼,就看出造假简历的,剩下的那百分之一,可能是因为简历确实太假了,也有可能这个HR确实太厉害了,而简历写的恰恰是他最熟悉的领域。
通常情况下,HR能看出简历造假,都是基于两个最简单的维度:1、是否符合基础逻辑,就是简历写的是否符合最基本的逻辑,比如履历里写着2015到2018在A公司从事销售经理职务,项目经验里却写着2016年在B公司从事渠道提升项目。这就前后矛盾,再比如1996年出生,2010年年毕业于某高校,这就有问题啊,因为不符合基础逻辑。
2、是否符合行业常识比如简历写着2015年到2018年任某欧企公司的销售担当,欧企的销售是不叫担当的,这就有问题;再比如写着2013年毕业任某大外企销售经理,这就又有问题了,大外企升任经理非常非常困难,刚毕业就让你做经理,怎么可能!!诸如此类!由于HR面试过大量的人员,基本上对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类型的公司都有基本的了解,如果简历里面犯了这些基础逻辑和行业常识的错误,就会被用心的HR一眼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