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到养老金水平。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人诟病,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力破除双轨制,并努力减少双轨制造成的影响,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低,就是养老保险双轨制,这样企业养老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正式实现双轨分立。
1、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养老金吗?
视同缴费年限会影响到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二是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从这两个原则看,缴费年限对于能不能拿到养老金,以及拿多少养老金,是有决定性影响的。缴费年限分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稍显复杂,不像一个概念那么简单,含有比较多的特殊情况,
首先,视同缴费年限的产生,有几个特殊的节点。有两个节点较多产生视同缴费年限:一是1992年以前的国企与大集体职工没有实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退休工资另有计算方式,在1992年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开始实施,在这之前正式的连续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需要明了的是,企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在1992年全面实施的,也有个三四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也有视同缴费年限产生,
二是2014年10月1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职工,也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退休工资也另有计算方式。而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开启并轨改革,也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的结合,、其次,可能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对象比较特定。就是有在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人,才有可能产生视同缴费年限,
而且随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的全面推广,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群将越来越小。第三,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个人的人事档案很重要,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执行的缴费基数较高,对许多人的退休养老金来说,是一块向上拉升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人事档案作为证明,所以不要因为下岗或是变动单位后,让人事档案材料不够齐全,
2、什么是社保双轨制?
社保双轨制,一直被人诟病,也一直被人误解。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低,就是养老保险双轨制,这是错误的。正确讲,社保的双轨制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由国家财政拨款承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2015年1月,为了破除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积极筹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供养,不再是有原用人单位发放退休待遇,国家为了保证公平,专门设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而不是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通通推给养老保险基金承担。社会保险法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发放困难的时候,政府要予以补贴,黑龙江省2016年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就达到了-232亿元,也就是说全靠政府补贴在保证养老金的发放。
顺便说一下双轨制形成的原因吧,1951年国家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其中就有养老待遇。据说建国之初,人均寿命只有40多岁,当时制定的退休年龄就是女同志50岁,男同志60岁,后来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改造,所有的私营个体企业都变成了国有集体企业。1966年,财政部下发文件,要求停止国有企业计提劳动保险费,退休职工的待遇改由用人单位承担,
1978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就有关退休情况进行了明确。当时的统一规定是工人待遇由工厂承担,老弱病残干部待遇是由国家财政承担,当时还出现了离休这一种做法,主要针对建国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革命的特殊照顾,时间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的效益下滑,因此,各地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出现了下岗职工和买断工龄,当时叫做优化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