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集中供热,就不应该涨价,煤价上涨谁也不知道涨到什么价格和涨到那年那月,涨价的基础不能确定,煤炭落价的时候也应该存在,那个时候你供热怎么没有落价。很有可能上涨,因为煤炭价格实实在在的上涨了,煤价的上涨,更多是由于煤的开采难度加大,运输费用较高,以及现在用煤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国家对这方面的控制力度很大,所以间接导致煤价的提高,相反,对于开采煤的工人来还是一日三餐,影响不大。
1、油价要涨到什么时候?
宏观上讲,10元时代正式开始,到底涨到啥时候呢?大数据已经给决策层提供了10元的消费量,与9元,8元,7元,6元对比数据肯定很吓人,最近,大家都听到一个名词,暂时封顶不涨,这大概就是分析数据带来的结果,大家听好了,新闻说到的是暂时,也就是说,还是要涨的,涨是主旋律,我估计啊,15元是一个阶段,看看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2、煤价疯狂上涨,农民们还能烧啥?
坐标青岛,即墨老家那边上个月初我妈买的是1600一吨,10月初的时候我妈给姥姥买的是1800一吨,那还时提前跟卖煤的预定了,不然根本拿不到,现在10月底,老家那边块状煤已经涨到2250一吨,去年同期,块状煤是850一吨,价格翻了一倍不止。煤价翻番,苦的又是农民,我们这边农村地区冬天主要靠生炉子烧煤取暖,家家户户都这样,哪怕是家里拉了所谓的暖气,那也是有个大炉子在烧煤。
条件好的,咬咬牙还是买了正常的量,大冬天的怎么也不能冻着;条件一般点就少买一些,正常烧2吨的改只买1吨,反正炉子晚点用早点收,平时火不用太旺,凑合也能过去,村里有几户条件差的,只买了一点点,等过年或者天实在冷的时候用。那么问题来了,不烧煤,农民们烧什么取暖呢?1.用电煤涨价,电没涨,现在条件好了,再加上国家的各种“家电下乡”政策,村里大部分人家里都装了空调,天冷的时候可以开空调取暖。
比如我家,炉子生在厨房,通在我爸妈那间的炕上,而我的卧室主要靠空调取暖,基本我回家的时候房间空调是24小时开的,再加上电褥子,不然冬天实在冷,我冬天不常回老家,现在孩子还小,估计也就过年回去几天。除了空调,还有电褥子、电暖气片、“小太阳”等等,都是取暖的电器,家里多多少少的都有,我家在火炕旁边又垒了个电暖炕,铺电热板,也暖和,
2.烧木头、树枝、树墩这个就不得不提我爸了。他们厂子里货物在运输的时候是用的木板包装,到货拆下来的木板没用全扔掉,然后被我爸收拾好全拉了回来,用他的那辆轿车后备箱,一根一根码得整整齐齐,拉一车够我家烧大半个月的,我家屯满了就往我姥姥家和奶奶家运,我姥姥一冬天都够烧。除了木板,还有最常见的树枝,现在村里不种地的人家都种的杨树,隔几年卖一茬,收树的只要主干和粗的树枝,细的都不要扔在地里,各家再捡回家屯起,冬天烧火用。
我们家今年国庆也卖了一批树,我跟我爸把地里剩下的粗点的树枝全都整理给奶奶家运了过去,还剩一些,被本家的两个奶奶全划拉走了,说是这个冬天差不多够了,奥,那两个奶奶就属于村里条件一般的,买的煤不多。除了树枝之外,其实还有一样买家不要的能烧的:树墩,关于树墩,这又是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每年秋末冬初,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以后,我爷爷就会出去挖树墩子,
赶着牛车,车上拉着全套的家伙什,铁锨铁铲、大锤、镐头、铁楔子...一路晃悠到爷爷提前码好的地方,爷爷干活,我就牵着牛到处吃草,顺便逮蚂蚱挖豆虫。挖树墩是个力气活,爷爷一下午最多能挖两个,有时两天才挖一个,那会儿杨树少,全是槐树柳树榆树等等,不好挖,现在奶奶家照壁后面还有一堆爷爷当年挖的树墩,而爷爷已经去世十几年了。
现在,地里的树墩那么多,也没人挖了,3.秸秆我们村里有个经典的故事:有户人家家里困难,买不起煤就多烧火,一个冬天烧光了十几个草垛,人家家里比生炉子的人家还暖和。老祖宗烧了几千年的秸秆,现在其实还在烧着,农村烧火不光是做饭,还顺带烧炕,冬天睡个热乎乎的炕,别提多舒服,烧火最好用的是玉米秸秆,长,耐烧,还规整,小麦的和花生的一般生火的时候用,易燃但不经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