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金融业务,无论传统金融还是新业态,无论线下金融还是线上金融,都不能脱离有效监管,而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和小贷领域监管整治正在推进,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当前一直鼓励互联网公司做金融,鼓励他们拿金融牌照,这样可以更好为新经济提供动力,传统银行太依赖传统产业了,导致央行只要一放水就全是过剩产能,这是国家不希望看到的,而因为bat有实力有资源做互联网金融这件事,所以就顺理成章的来跟随国家意愿。
1、为什么腾讯不提互联网金融?
腾讯当年在3Q大战中,就是吃了舆论的亏,也许马化腾那时候意识到,腾讯真的像网友说的那样,正在形成事实上的垄断。既然走在了垄断的路上,那么就不能再高调的出现在公众面前,不然到时候舆论会一边倒的反对腾讯,马云又不一样,马云当年淘宝,靠的就是假货起家。支付宝当年搞金融,也是在没有阿里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旗下独立出来,并且在没有金融牌照的情况下先做了支付宝(一年后有了牌照),
2、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不大力发展互联网?是没有赶上时代吗?
这主要是法律制度不同而已,民主制度重视个人隐私权保护,而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因此才有大量个人隐私泄密,很多公司插件功能,绑架了个人隐私权。我们主要是互联网应用上,已经开始领先西方国家,互联网起源于美国,推广到全球,我们从九十年代学习交流开始,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大力推广,在法治环境不完善下完成了,
3、为什么谷歌苹果,不学腾讯阿里做金融?
阿里腾讯百度在金融投资方面可以说是做得风生水起,有超过一半的独角兽公司被三家互联网巨头染指,仅腾讯就投资了超过600家的互联网公司,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蚂蚁金服几乎垄断了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但的确,美国亚马逊、谷歌等巨头尽管也有很多大手笔的投资,但数量和规模上似乎比国内的bat还是要少,其实也不少,它们在全球的投资布局还是很多的,只不过在美国国内可能要相对少一点,
主要原因在于:1,美国资本市场发达,尤其是投行和ipo都非常完善,创业公司从天使投资、风投到IPO都很容易获得资金,他们不在乎资金是来自谷歌亚马逊还是其他投行,但我们国内就不同了,科技互联网公司ipo基本上没有可能,因为不盈利,所以上不了市,所以这条路被封死了。要么接受bat的收编,要么寻求海外上市,基本上就这两条路,而且即便是海外上市,一般都公司也不好跟国外投资者讲故事,没有太多资本溢价,但披上阿里、腾讯概念就不同了,身价水涨船高,能获得一个理想的资本定价,所以也不只是bat想做金融投资,这就是一个送到bat嘴边的蛋糕,不要白不要,
2,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当前一直鼓励互联网公司做金融,鼓励他们拿金融牌照,这样可以更好为新经济提供动力,传统银行太依赖传统产业了,导致央行只要一放水就全是过剩产能,这是国家不希望看到的,而因为bat有实力有资源做互联网金融这件事,所以就顺理成章的来跟随国家意愿。3,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有一个不同在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每有一个互联网商业风口出现,就会存在一个速度的问题,先下手为强,要先圈地盘,
4、互联网金融平台扎堆赴美上市,潮流背后有哪些焦虑?
从去年至今,国内互金公司赴美上市热潮不断,此前,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简普科技、乐信等互金企业已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而在近期,又有点牛金融、爱鸿森也相续在境外上市,而目前,还包括维信金科、汇付天下、51信用卡、天逸金融等不少互金平台正待上市。但是,资本盛宴之际,我们更应该看到光鲜背后的另一面,这背后反映出来的行业焦虑,
首先,行业焦虑来自监管,在当前强监管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监管层的备案要求,根据去年去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会议对互联网金融等的监管基调是:所有金融业务,无论传统金融还是新业态,无论线下金融还是线上金融,都不能脱离有效监管,而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和小贷领域监管整治正在推进,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这些已经上市或者拟上市的公司是否能够通过最终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