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相比于刘强东,实际上是拥有先发优势的,不过最终败下阵来,现在苏宁易购只能断臂求生,张近东只能质押股份、苏宁易购只能卖掉股份,用这种方式来拯救苏宁。苏宁易购技术积累几乎是零,本人在华为呆过,华为两天解决的问题,苏宁能拖到两年解决不了。
1、苏宁易购怎么样,靠谱吗?
说一下苏宁易购,想跳巢去做it的参考。在苏宁易购呆了两年多,里面很乱,两年多,我直接主管换了7个,内斗,主管走马灯似的换,平均几个月一换,人事更换频繁,没主管愿意投入研发,我们it平台,投入研发后,成绩出来之前自己都被换掉了,下任白捡成绩,所以没人愿意投入研发。
文化太差,拍马屁文化,每年两次大会,老总张总都会讲话并唱歌,下面吗排练,什么时候啊鼓掌,安排排练鼓掌,会议全程,舞台现场的员工不让去尿尿,文化啊,不适应憋屈,加班严重,统计加班时间,加班少的,裁人。苏宁易购技术积累几乎是零,本人在华为呆过,华为两天解决的问题,苏宁能拖到两年解决不了,
为什么这样?个人认为,苏宁本身卖空调的出身,不懂技术,自然不知道谁懂技术,谁真懂技术,谁假懂技术,高层他无法判断,高层外行,当然用的人还是外行,外行再招下属,还是招的外行,层层外行,遇到问题就傻脸,遇到问题拉群,内部豆芽,类似QQ,拉群解决问题,五六十人大群内,你一嘴,他一嘴,能拖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没人能解决问题。
2、苏宁和京东相比,苏宁输在哪些方面?
苏宁不是败给了京东,而是败给了自己!负债超过1361.4亿的苏宁,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可以说现在苏宁已经到了绝境了,张近东相比于刘强东,实际上是拥有先发优势的,不过最终败下阵来,现在苏宁易购只能断臂求生,张近东只能质押股份、苏宁易购只能卖掉股份,用这种方式来拯救苏宁。张近东两次绝佳机会,遗憾没能大成当年3C领域的老大是国美,京东、苏宁啥的都得靠边站,尤其是收购永乐电器之后,黄光裕的国美可谓是如日中天,那时候刘强东、张近东都只是行业的配角,
黄光裕收购国美之后,曾经一度非常信任永乐电器的陈晓,自己担任董事长,陈晓担任新国美总裁,两个人事实上貌合神离,尤其是陈晓作为失败者被招安,心里难免有不平。在黄光裕入狱之后,陈晓开始了夺权之路,之后就是黄光裕的妻子杜娟和陈晓内斗,直到杜娟帮助身陷囹圄的丈夫抢回了国美控制权,这期间是苏宁最好的机会,张近东也借此机会不断高速成长,瞬间成为国内3C领域的第一大龙头,苏宁线下不断扩张,几乎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渐铺开了,眼看着苏宁这事儿就要成了,遗憾的是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刘强东逐渐带着京东转型,互联网时代来临了,重仓投入物流,摒弃了传统的线下模式,用大仓储的大物流方式,取代苏宁、国内的门店小物流方式,京东这种方式取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采用互联网模式的京东获得了高速发展,尽管大力布局物流的京东相对于淘宝是重模式,但是相对于国美、苏宁这种传统线下模式,京东的模式要轻了很多,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京东的物流周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苏宁线下模式提升了配送效率,但是确实也增加了成本,在效率和价格进行抉择之前,用户一定会选择优势更明显的一个。在阿里加持之后,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这时候就进入了第二个时期,苏宁和京东进行价格战,刘强东不怕,因为有了资本的加码,京东总是能够融资到很多钱,苏宁面对弹药充足的京东,基本上是毫无还手之力,尽管在阿里的帮助之下,苏宁也跟京东打得很焦灼,不过阿里毕竟有自己的业务,不会加大码让苏宁跟京东挑战,阿里巴巴还是把重心都放在了天猫上。
最终苏宁跟着京东打价格战,反而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路,反而把自己弄得非常被动,国美和京东,其实是苏宁的两次绝好的机会,只不过苏宁都没有抓好,张近东在苏宁的战略决策上,可以说是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的策略是错误的。尤其是在选择跟竞争对手竞争之后,苏宁把太多的精力分散到足球、体育领域,这些非核心业务烧掉了不少钱,反过来又拖累了苏宁本身的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