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可燃冰分布区,也就是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2007年中国成为全世界第四个采集到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并证明了在我国南海北部区域蕴藏着大量可燃冰资源;青藏高原区域的可燃冰在2009年被发现,且资源量至少超过了350亿吨油当量,而同年祁连山冻土区有五个钻井都发现了可燃冰,这标志着全世界首个在中低纬度高山冻土区确认可燃冰存在的国家出现了;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珠江口盆地的东部海域搜寻到了可能存在可燃冰的目标区域,最终确定这个区域的可燃冰不仅埋藏浅、纯度高、类型多和厚度大,而且储量规模应该在1000到1500亿立方米,这与传统特大型天然气的规模相当;2016年,地质调查局又在我国南海发现约618平方公里的可燃冰分布全区域,次年5月实现了海域范围内首次开采可燃冰成功,并揭示了这种资源在该区域的储存量可与千亿吨石油的价值相等。
1、可燃冰是什么?有何特点?
谢谢邀请。能源安全一直是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综合来看,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产量更多的是煤炭资源,而煤炭资源本身是一种污染相对比较重的资源,这倒不是因为煤炭本身有污染,而是煤炭内除了碳的成分外,同时还有大量的硫等元素,氧化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加重雾霾现象。
石油方面更不必说,对进口的依赖一直非常重,所以运油线路如航道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在我国南海底部存储有大量的新型化石能源,即我们所谓的可燃冰。可燃冰其实不是冰,而是一种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共同结晶形成的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但是可燃冰的开采非常困难,我国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处于试开采阶段,还不能像石油和煤炭一样进行大规模开采。
可燃冰释放能量的主要成分是其中的甲烷分子,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极强,比目前我们担心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室效应要强得多,因此若是甲烷气体大量进入大气层,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但是这一点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可燃冰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将相关的风险降到最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用上这种清洁能源了,到那时雾霾问题将会真正地成为历史。
2、什么是可燃冰,中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