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问者说要把农民望城市里赶,让农民上楼,不能种地庄家,也不能养殖禽畜,农民只能到城市里务工。农民上楼是好事,合村并镇,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拿华哥所在的山东潍坊青州一个普通农村,来说说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上楼,人多活少,上楼农民都抢着干,不问价多少,只要一天能挣个百八的,甭管多累,都抢着干,总比坐吃山空要好很多。
1、新农村改造,让农民上楼,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上楼呢?
谢谢邀请。我是头条:华哥爱吃瓜!新农村改造,老百姓住楼房,听起来很高大上了,为什么有些不愿意上楼呢?拿华哥所在的山东潍坊青州一个普通农村,来说说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上楼?1,新农村改造,是以社区为单位,比如你所在村子所属于某个社区,这个社区包括了几个十几个村庄,那改造的话就会选一个地势,位置,交通等各个方面比较理想的地方作为新社区的选址。
而农村大部分老人都会对自己现在所住的地方有感情,从感情角度上来说,是不情愿的,2,我们这边全是蔬菜大棚,种地需要用到的农具,农用三轮车等等东西,而且拿我们这边农村来说,条件还算不错的,家里有一辆秒包车,越野车,轿车等出入工具也是很普遍的。这在每家都有个院子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如果十几个村集中到一起,光是停车场这一块也要划分出一块相当大面积,而且每家每户还要一个仓库,因为像塑料薄膜,喷雾器等农具露天放置的话肯定会出现以下问题,
2、“农村人住上楼,好日子要到头”,为什么会这么说?
农民上楼是好事,合村并镇,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否所有农民都适合上楼?还有待商榷!说下我的所见所感,岳父母家,距我们这里有40多里路,是我们周边上楼最早的试点乡村。岳父母今年都80多岁了,仍然过着独居生活,上楼对她们来说算是好事,住房得到了改善,不用烧柴做饭了,可事有不巧,分楼抓阄时却抓到五楼,也就是顶楼,没有电梯,对老两口来说,上下楼成了难题,不能让儿子成天背上背下吧!背到楼上,就不下楼吧,也不是办法,四十几平方的小房间里,没有锻练空间,老人不能晒太阳。
对两个80岁的老人来说,肯定会影响到健康,对身体不利,权衡利弊,岳父岳母最终还是放弃了上楼的想法,在草甸边搭了个小板房生活,在那里住着,条件比起原来的土平房要差的多。大舅哥今年62岁,以前是村里养羊大户,养了近百只繁殖母羊,产羔后自己育肥出卖,一年的纯利润在20万元左右,几乎达到小康生活,如今上楼了,土地流转,承包给了种田大户。
羊也贱卖了,夫妻两人都60多了,外出打工,又怕没人要,整天在楼上闲着,种田大户都是机械化作业,跟前儿又无工可打,夫妻俩处于两难境地,在楼上光花钱没有进帐,坐吃山空,难道60多岁的人就要混吃等死了?就开始养老,向子女伸手要钱花了?她们在楼上呆了两年,吃了两年老本。今年大舅哥出来找工作了,在养路段做临时工,一天50元钱,虽然少的可怜,但总比在家一分不挣好得多,
大舅嫂也跟村里打工车队四处找零工做,听到哪里种经济作物,用人工的,就到哪里去干,摘辣椒,收洋葱,掰粘苞米,什么活都干。人多活少,上楼农民都抢着干,不问价多少,只要一天能挣个百八的,甭管多累,都抢着干,总比坐吃山空要好很多,就这样,两口子在当地打点零工,一年才挣了一万多元钱,这要在上楼前,这两钱还真没瞧上眼儿。
3、有人说“农民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那为什么还要拼命要求孩子读书上楼?
“农民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反映了在当下农村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民加速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看法,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很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恐惧进城,恐惧上楼的思想作怪。他们多年农村生活的经历,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房前屋后种点菜,承包田里种点粮,家里小院养点鸡鸭鹅,这样粮、菜、肉、蛋都齐全了,不用花钱就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
一旦上了楼,各种费用都来了,卫生费、物业费、出门交通费。吃任何东西都要花钱买,所以这些老人很担心进入城市后的生活问题,毕竟千百年来农民一直把土地作为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来源和依靠,一旦离开农村和土地,农民没有了方向,所以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但是从发展形势来看,加速农民进城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太大,每个人分的土地少,所以无法完成农业的科学化、机械化运作,这样导致了大量的从事农业的人口收入水平低。